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首届山东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在烟台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有效保护企业自主创新活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值此全省首个自贸区人民法庭成立之际,由烟台市知识产权协会主办,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烟台市法学会企业法务与风险管理研究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协办的首届山东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于624日在烟台自贸区法庭成功举办。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院长于庆荣、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栾海宁、烟台市知识产权协会会长任广科等出席会议。来自开发区政法委、开发区公安局、开发区人民检察院、黄渤海新区市监局、自贸区综合协调和制度创新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机构代表,以及部分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以“强化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探讨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路径、新举措。会议特邀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于志涛、烟台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宋红松教授作专题授课。

      烟台市知识产权协会会长任广科在致辞中指出,烟台自贸区法庭的成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高效化解自贸区内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他期待与会各方充分交流研讨,共同推动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人蔡冬就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进行综合介绍和经验分享。他强调,调解工作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减轻了法院诉讼压力,降低了权利人维权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当事人满意度。他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力争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中发挥更大效能。

      万华集团法务部长王军凯从企业视角分享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探索与需求。他表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商业秘密保护,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企业通过内部制度完善、技术手段升级以及与公检法机关的密切协作联动,在保护自身创新成果、挽回经济损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研讨会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于志涛围绕《知识产权审判实务》作专题报告。于庭长结合自身多年深耕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丰富司法实践经验,以其深厚的法律功底,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知识产权审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提升审判质效提供了实务指导。

      烟台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宋红松教授作《自贸区跨境贸易知识产权疑难问题》专题分享。宋红松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的知识产权学者,在知识产权理论与跨境贸易研究领域造诣深厚。他结合自贸区特点,深入分析了跨境贸易中面临的知识产权确权、侵权认定、执法协作等疑难问题,为破解实践难题、完善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了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思路。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司法、行政、学界、行业组织及企业等多方力量,深入交流研讨,凝聚智慧共识,对提升山东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服务保障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自贸区人民法庭。


    
烟台知识产权学院
地址: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邮编:264005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高校网站模板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